2025年4月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承办的“上海市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CACA整合全程个案管理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现场照片
本次会议以CACA指南为指引,聚焦全程管理模式在多学科的实践,深入探索数智化全程个案管理发展路径,推动规范化全程个案管理体系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助力肿瘤防治工作提质增效。
1.会议开场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保志军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全程个案管理作为肿瘤诊疗模式的重要创新,是提升患者全程管理质量的关键环节。上海市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上海市肿瘤全程个案管理工作迈向了更加个体化、标准化的新阶段,未来将致力于推动多学科协作、规范管理流程,携手探索信息化技术在全程个案管理中的应用。
保志军院长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段雄秘书长表示,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已举办多期个案管理师研修班,并启动了十二大瘤种个案管理专项,有效促进了全程个案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未来专委会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培训与标准化建设,通过研修班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为肿瘤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
段雄秘书长
2.向新发展,共筑未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刘晓琰教授汇报了上海市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委会成立筹备情况,介绍了专委会成立背景、组织框架设计与未来工作方向。随后,上海市抗癌协会倪明秘书长宣读关于同意成立上海市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委会的批复决定,希望专委会在未来工作中按照总会章程积极规范地开展活动,努力作出专委会应有的贡献。
刘晓琰教授(左)、倪明秘书长(右)
大会经过投票选举,最终由刘晓琰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黄一沁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继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宋燕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元唯安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敏教授担任秘书长。
刘晓琰教授在就职演讲中对我国全程个案管理现状和美好前景做了系统阐述,并对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详细报告,提出推动肿瘤全程个案管理学科建设是全体专委会成员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上海市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委会成立仪式
3.全程个案,探索创新
学术环节由刘晓琰教授、元唯安教授、刘继勇教授、宋燕教授、黄一沁教授依次主持。
主持嘉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龚慧教授分享了专病管理师下的消化专病全程管理模式实践,指出专病管理师通过协调多学科团队,能够实现从筛查、治疗到随访的无缝衔接,显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李琦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和案例分享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策略,展示了全程个案管理在患者心理支持、营养干预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春晖教授提出药师参与患者全程管理,能够确保患者按时服药、疗效和不良反应实时得以监管、用药问题随时获取指导,从而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龚慧教授(上)、李琦教授(中)、王春晖教授(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管佳琴教授带来全程个案管理在乳腺癌患者的探索实践的主题分享,围绕全程个案管理的概念、个案管理师的角色与职责以及乳腺癌专科护士在诊疗各阶段对患者的支持和康复指导进行讲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徐迎春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深入探讨了肺癌患者规范化全程管理的实践路径,强调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的全周期管理模式是提升肺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管佳琴教授(左)、徐迎春教授(右)
段雄秘书长分享了全程个案管理学科建设现状与思考,指出人口老龄化加剧、诊疗技术的进步、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为全程个案管理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提升医疗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推动医疗行业信息化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南开大学乐问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石宇研究员结合《数智化整合全程个案管理运用》,指出智慧化医疗是大势所趋,通过AI赋能肿瘤患者全程个案管理,将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患者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健康服务。
段雄秘书长(左)、石宇研究员(右)
随后,会议现场举行了CACA数智化整合全程个案管理师学习证书颁发仪式,不仅标志着全程个案管理团队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更为肿瘤防治事业持续添砖加瓦。
学习证书颁发仪式
大会总结
会议最后,刘继勇教授进行大会总结,指出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医学交流与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还为未来更精准、高效的肿瘤全程个案管理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上海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委会的成立将加速数智化技术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在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为中国特色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刘继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