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Better Survival癌症患者生存与数据管理研讨会暨第五届女性肿瘤全程管理学术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05-15

      2025年4月25日,第八届Better Survival癌症患者生存与数据管理研讨会暨第五届女性肿瘤全程管理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厦门医院胜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筛查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案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肿瘤筛查和预防专业委员会以及厦门市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筹)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女性肿瘤、乳腺康复护理和病案数据的跨界专家共同齐聚鹭岛,共话肿瘤患者Better Survival。

集体照.jpg

       大会主席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筛查专委会主任委员郑莹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厦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张成钢教授作了开场致辞,欢迎全国专家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厦门医院,携手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技术迭代升级,共同书写中国抗癌事业的新篇章!

1.png

       第一部分 女性肿瘤预防筛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冯水土副院长主持。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筛查专委会候任主委,上海市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易可华教授开展了“预防接种筑屏障 疫苗处方促融合”的分享。介绍了奉贤区通过精准统筹、医防融合、部门协同,共同推进HPV疫苗接种率的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慧娟教授围绕“卵巢癌高危人群的识别和预防”的主题,通过详实的具体案例,强调了卵巢癌尤其是遗传性卵巢癌高危人群的管理在卵巢癌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洁博士介绍了“AI辅助影像学在乳腺癌人群筛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分享了利用AI超声在社区人群开展乳腺癌筛查的实践经验,用AI赋能进一步提升基层肿瘤筛查覆盖面。

       大会主席郑莹教授开展了“从负担到获益,共筑没有HPV的未来”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了HPV疫苗在保护女性HPV相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男性HPV疫苗接种适应症开放以及实现消除宫颈癌“90-70-90”目标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2.png

       第二部分“乳腺癌 Better Survival”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叶教授和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淑芬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裘佳佳教授开展了“乳腺癌形体管理专家共识解读”的讲座,讲述了形体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重要性以及专家共识一路走来编撰、修改、最终成型的过程。

       福建省肿瘤医院刘雅清教授开展了“基于智谋理论的乳腺癌分阶段心理教育课程”。通过智谋理论实现患者身体治愈的同时,完成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治愈升阶。

       讨论部分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汤立晨教授主持。湖北省肿瘤医院严云丽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凤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石纳教授各抒己见,结合自身临床工作实际经验,对这一部分探讨的两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3.png

       第三部分患者数据管理由河南省肿瘤医院 唐现策 主任和郑莹主任主持。

       瑞金医院孙木教授探讨了“AI在病案管理中的研究和未来发展”。通过瑞金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一路走来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不同阶段尤其是目前AI如何助力DRG、DIP和国考的管理,开拓了与会专家的视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莫淼主任,介绍了“基于病案首页的DRG预分组探索与实践”,结合肿瘤专科医院实际数据,为使用预分组助力DRG运营模拟,提供了实战参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侯莉娜主任主讲了“ ‘疑难会诊’肿瘤疑难病历轮值机制与案例启示”,通过轮值以及建立和病理以及科室的沟通机制,对疑难编码进行了多学科“会诊”,逐一破解难题。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新奎主任介绍了“无纸化电子病历应用及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电子病历的管理效率,但是强调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泽洲医师智慧赋能精准管理:基于风险分层的DLBCL与ALK+NSCLC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探索。采用医疗大数据和个性化随访,进一步了解患者需求和预后,为指导患者进一步规范用药、康复提供了新思路。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孙雯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袁叶主任以及福建省肿瘤医院张弓主任对这一部分内容各自开展了专业的讨论和评价。

4.png

       大会主席郑莹教授最后对大会进行了总结,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与讨论。

       本次大会充分体现了“融合”、“跨界”的会议风格,旨在通过技术更好地实现患者和医院管理效率提升,最终实现患者更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