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真人版和动画版医学影像检查及诊断知识系列科普视频课
奖项等级: 科普奖
完成单位: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主要完成人: 王培军,王静雯,高燕,吕琦,倪炯
项目第一完成人照片及个人简介
王培军教授
王培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影像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影像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成像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5个国家级学术协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放射影像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头颈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Medicine杂志主编,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等11个专业杂志编委。
从事医学影像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1年,主攻研究方向:“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功能及分子影像新技术临床应用和相关基础研究”;”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和转化应用”。承担五年制、长学制等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及留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工作,荣获同济大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十佳研究生导师”、“教学名师”、“教学成果一等奖”及“泰禾卓越医学教育奖”等教学荣誉。主编教材及著作16部、副主编著作17部,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培养了国内外硕、博士生127名。以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共12项,上海市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共13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中华医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计2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技论文627篇,其中SCI论文141篇。获全国“健康卫士”、国务院特殊津贴、国之名医·卓越建树、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十佳医技工作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
项目团队合照
项目介绍
一、项目简介
针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科普作品目前较少,且用短视频动画呈现的作品几乎空白,特此精心打造了“真人版和动画版医学影像检查及诊断知识系列科普视频课”科普系列短视频作品。
1.真人版——“医影传声网络科普公开课”(20集),帮助大众对常见病多发病及系列影像学检查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满足了市民对影像检查科普的迫切需求:牵头了20名顶尖的上海三甲医院影像科顶尖专家组建了科普演讲团,对最具科普意义的影像检查和诊断问题作公开的科普讲座,与第1医学频道合作录制视频,兼顾临床医生、患者和民众, 观看人次达2170万,提高大众对影像检查的信任度。
2.动画版——“老An和小Bo医学影像科普动画剧场”(30集),以动画短视频的表达方式,降低观众门槛,提高医学影像科普知识的普及度: 打造了30集动画视频集,通过以动画、旁白、图示等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帮助大众对 4 种恶性肿瘤疾病,6 种常见病、11种影像学检查的原理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通过国内外网络平台及线下推广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大众直观地了解影像检查原理和疾病诊断,浏览量达65.3万,获市民一致好评。
二、项目主要创新点
1、本系列作品创新点一:科普受众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广泛性。科普受众广泛,适合各年龄段的患者及健康人、全科及专科医生,普适性较强,使广大的百姓及临床医生全面了解影像学检查和诊断知识。
2、本系列作品创新点二:科普内容具有很好的系统化、模块化。(1)作品具有很好的系统化:涵盖全身11个系统、16个常见病、多发病。(2)作品具有很好的模块化:涵盖11个影像学检查原理及注意事项、5个影像诊断及对比剂使用规范。
3、本系列作品创新点三:科普手段具有很好的新颖性、趣味性。 作品构建了新颖性、趣味性很强的医学影像科普,权威专家真人讲解结合PPT的呈现方式,富有权威性,多媒体动画视频,富有趣味性。
三、项目主要解决的问题
本系列作品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医学影像检查、诊断的系列科普视频集,线上线下观众达 4356万、帮助百姓熟悉影像学检查、诊断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影像检查的配合度和依从度,进一步提升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
1. 真人版——“医影传声网络科普公开课”,充分发挥专家讲师的权威性,让公开课更具百姓的信任感:汇集了上海20位权威专家,录制视频20集,视频内容总时长超过1000分钟。至今,节目观看人次达2170万余次,科普的辐射范围仍持续扩大,满足了市民对影像检查科普的迫切需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与好评。
伦琴医疗在搜狐网公开对《医影传声》网络科普公开课发表评价:“该课程一改以往曲高和寡的选题风格,选择了最具科普意义的问题,兼顾临床医生和患者,让普通民众也能够学到基础的医学知识。”
2. 动画版 ——“老 An 和小 Bo 医学影像科普动画剧场”,充分发挥动画短视频的感知度和趣味性,激发百姓对影像检查科普知识的兴趣:收获线上线下65万+的浏览及传播量,在“肺结节的全程分层管理”、“肺癌的危险因素及多发结节的处理”及“如何解读乳腺影像报告”等热点问题的短视频完播率“超越95%同类视频”,在“CT成像检查篇”的播放量上“超越97.9%同类视频”,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评价:“该作品兼具专业性、权威性、趣味性,填补影像检查科普的形式空白,对提高广大民众对影像检查的配合度和依从度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节目经“学习强国”APP、网易、第一医学频道、“上海普陀”公众号积极转发,受到百姓一致好评。入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作品著作权部的作品著作权登记信息精选,并作为优秀登记作品展示。
通过传播,收获了 5 大效果。
(1)提升了患者对影像检查的配合度和依从度,消除了患者对检查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影像检查由于其特有的检查环境、设备和流程,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担忧,如:注射对比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影像检查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因检查过程中患者置身封闭狭小空间而引发少数患者的幽闭恐惧。通过本项目有效提高了患者对影像检查的配合度和依从度。
(2)提升了患者对影像检查规范要求的了解,提高了对影像检查的自觉性:本项目通过对影像检查注意事项的科普,促进了患者更加安全、规范和高质量的完成医疗服务,提高了影像检查的图像质量和检查 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
(3)帮助患者读懂影像诊断报告的内容,提高了患者后续诊治的理解和配合:医生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案离不开医技部门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针对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疗效评估,医学影像的诊断报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本项目的科普宣传,帮助患者正确解读影像学检查报告,对后续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4)提升了大众的健康素养,降低了常见病的发病率和危重病的致死率:医学影像学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早期筛查和体检方式。本项目围绕医学影像的科普,不仅缩短了疾病的发现时间,为疾病临床诊疗争取宝贵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疾病的精准诊断及临床诊疗效果。
(5)提高了医患和谐关系,增强了患者对后续治疗的接受度,提高了整体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学习医学影像诊疗的科普内容,影像科医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医学技能水平,还可以更好地向患者传达医学知识,增强患者对医学影像的信任和了解,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方案的接受度,从而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四、项目应用前景
“真人版和动画版医学影像检查及诊断知识系列科普视频课”科普系列短视频作品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该项目的两部科普作品填补了医学影像专业科普作品的空白,提供了丰富且生动的医学影像知识,对于提升大众对医学影像检查的认知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来看,这个项目具有以下应用前景:
该项目可以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途径,使传播形式具有多维度、平台化特质,提高了科普传播的实效性及互动性:本项目利用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和移动设备的无限可能,不断创新科普作品的形态并拓宽传播渠道,线上传播渠道包括了网络平台、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手机客户端app、电视台、网站等途径;线下传播渠道包括了医院候诊区域播放、线下学术会议、社区健康讲堂等公益形式传播,让更多的公众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接触到科普知识,让公众在深度参与和互动中提升健康科学素养。
1.该项目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社区、学校等场所,作为健康教育内容的科普,提高大众对医学影像检查的认知。结合线下活动,如健康讲座、义诊等,进一步普及医学影像知识:“真人版”的“医影传声网络科普公开课”,汇集了业内顶尖专家讲师结合精心设计的宣教PPT,对公众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受广大中老年民众欢迎,倾向于医疗机构候诊区域、社区老年活动区域及义诊活动中进行广泛宣传及播放。 “动画版”的“老An和小Bo医学影像科普动画剧场”动画短视频课程,以动画、旁白、图示等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帮助百姓快速理解深奥的影像学知识和检查原理,具有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和直观性,更受中青年民众欢迎,倾向于儿童医院或儿科病区、学校等场所投放及宣传。目前已开放的线下传播渠道包括了医院候诊区域播放、线下学术会议、社区健康讲堂等公益形式传播。
2.该项目可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及推广,发挥互联网的实效性和广泛性,扩大传播力度和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大众的健康素养,提高患者后续治疗的理解和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广泛性把医学影像知识传播到网络及媒体用户中。不断创新科普作品的形态并拓宽传播渠道,线上传播渠道包括了网络平台、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手机客户端app、电视台、网站等途径,使更多人接触到权威、实用的医学影像知识。本团队已与“第1医学频道”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致力于健康科普的研究及开发。
3.该项目可为非医学影像专业的医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权威、专业、公益的学习资料,助力我国医学影像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整体医疗水平:该项目以中华医学会和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委及副主委领衔的国内顶尖专家构成科普团队为基础,对于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专业,且深入、丰富的技术细节和专业知识的科普内容,帮助各级各类人员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医学影像技术和理念及应用情况,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4.该项目可推动医学影像科普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在提高民众健康意识方面,该项目的医学影像科普作品可以帮助民众了解医学影像检查的重要性,在提高民众健康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方面,通过科普作品的传播,民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面,通过医学影像科普作品的传播数据,政府和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分析及了解民众对医学影像服务的需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提高医学教育水平方面,医学影像科普作品可以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补充,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影像科普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这既有利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