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共话癌症诊疗新篇章
2025年6月12-15日,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六届中德双边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作为癌症诊疗领域的一次国际盛会,本届大会为期四天,共设18场主旨论坛与专题论坛,汇聚了国内外200余位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分享交流,内容涉及肿瘤临床及转化、精准治疗、共病、肿瘤免疫、肿瘤综合诊治进展、肿瘤微环境、多组学、表观遗传及信号调控、类器官、肿瘤演进与分子功能可视化、新型肿瘤标记物与液体活检、肿瘤代谢、生物样本库、肿瘤药物研发、细胞与基因治疗、肿瘤微生态、中西医结合等肿瘤研究热点领域。
6月13日,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暨第六届中德双边论坛在上海开幕。作为国内外癌症防治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临床诊疗、基础研究及产业界的同仁共襄盛举,共同探讨癌症研究的新进展、新趋势,以及未来诊疗策略。开幕式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王红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启高等嘉宾进行致辞。
致辞过后,以“协作、奋进、创新”为宗旨的“肿瘤内科临床与转化研究协作组项目”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正式成立,将开展系列性的临床研究与转化项目,推动肿瘤内科临床实践与转化医学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学术高峰论坛、创新技术应用研讨、科研成果转化对接等方式,聚焦肿瘤内科诊疗标准化建设、前沿技术临床转化、青年医师培养体系构建,打造兼具学术深度与行业影响力的交流平台。
两场主旨报告,邀请到了西湖大学董晨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北京大学詹启敏院士、陆军军医大学卞修武院士、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教授、北京大学肖瑞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黎孟枫教授、同济大学王平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明耀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梁廷波教授、复旦大学赵世民教授作主题报告,分享主题分别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瓶颈与策略”、“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食管鳞癌的遗传变异和分子特征”、“肿瘤-神经互作”、“以毒攻毒→星火燎原”、“转化医学赋能新药研发”、“细胞炎化与肺癌的器官特异性转移——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肿瘤营养与精准治疗”、“致癌病毒EBV疫苗研发的分子基础与实践”、“基因编辑与免疫细胞治疗的前沿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ASB7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H3K9me3 homeostasis”、“肝胆胰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新机制和免疫治疗新策略探索”、“代谢物信号失调与肿瘤发生发展”。
此外,本次大会还分为多个分论坛,邀请了200余位专家学者、医界同仁进行学术分享和主题汇报,主题分别为:科技之光“光华论坛”、走进复肿大内科:新药转化、肿瘤转移前沿进展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专场、大咖面对面:“溯源创新”、肿瘤“微免之争”、肿瘤代谢“浦江论道”、中西医肿瘤产学研创新转化论坛、国际交流“巅峰论道”、创新前沿速递--肿瘤 & 共病、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专场、肿瘤微生态“真知灼见”、东方细胞与基因治疗论坛、肿瘤药物研发与精准治疗、Meet the editors、CNS一作聊研途、优秀论文评比与研究速递。在各主题论坛上,各领域专家们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和热烈的讨论,探讨了肿瘤诊疗实践和前沿创新研究领域相关的最新成果,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本次大会得到了同道们的高度认可,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肿瘤领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次大会为科研人员和研究机构提供了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的平台,激发更多的科研合作和创新,促进了肿瘤领域的学科交叉发展,推动肿瘤诊治多模态,将对肿瘤防治和患者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各地的科研人员、医生同道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了癌症研究领域的知识共享、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同时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最新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推动了临床实践的进步。
本届大会由上海市抗癌协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同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系统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此外,大会也得到了业内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在此,大会组委会向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继续推动肿瘤事业的发展,不断开拓创新,开创肿瘤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