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会上讲话并为上海市科技功臣颁奖。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市委副书记朱忠明,市领导张为、李政、华源、肖贵玉出席。副市长刘多宣读表彰决定。
市领导和科技功臣奖获奖人共同为获奖代表颁奖,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衷心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2023年沪府令8号),通过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206项(人)。
其中,56项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30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97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8项成果被授予科学技术普及奖。同时,3位外籍专家被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奖。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抗癌协会委员15人次主持或参与的6个项目分别获得2024年度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
让我们向获奖委员表示热烈祝贺!
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姓名 | 所在单位 | 项目名称 | 协会职务 |
高强(第一完成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肝癌免疫微环境耐受特征和免疫治疗新策略 | 协会青年副理事长 |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姓名 | 所在单位 | 项目名称 | 协会职务 |
缪长虹(第一完成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创伤与应激调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与临床应用 | 协会常务理事 |
孙丽萍(第二完成人)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实体肿瘤超声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和创新应用 | 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余松远(第四完成人)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实体肿瘤超声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和创新应用 | 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彭成忠(第五完成人)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实体肿瘤超声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和创新应用 | 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
岳雯雯(第六完成人)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实体肿瘤超声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和创新应用 | 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
李伟(第五完成人)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肾癌诊治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 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吴玲玲(第六完成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肾癌诊治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 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魏伟军(第十一完成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肾癌诊治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 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二等奖
姓名 | 所在单位 | 项目名称 | 协会职务 |
张俊(第一完成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多维影像评估体系导向的胃癌全程管理治疗新策略及临床推广 | 协会理事 |
张欢(第二完成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多维影像评估体系导向的胃癌全程管理治疗新策略及临床推广 | 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周尘飞(第三完成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多维影像评估体系导向的胃癌全程管理治疗新策略及临床推广 | 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 |
朱正纲(第八完成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多维影像评估体系导向的胃癌全程管理治疗新策略及临床推广 | 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
葛乃建(第一完成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梗阻性胆道恶性肿瘤精准微创诊疗体系的构建与推广 | 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袁振刚(第八完成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梗阻性胆道恶性肿瘤精准微创诊疗体系的构建与推广 | 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