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聪, 王悦, 薛倩倩, 郑强, 金燕, 黄子凌, 李媛
摘要: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on 20 threonine-to-methionine substitution mutation at position 790,EGFR T790M)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对第一/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 TKI)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之一,EGFR T790M突变也可见于未经EGFR TKI治疗的NSCLC,本研究旨在比较原发性和获得性EGFR T790M突变NSCLC中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差异,进一步探讨NSCLC中获得性T790M突变的免疫微环境特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20年4月—2022年9月诊断的3762例NSCLC,其中2070例(55.02%)存在EGFR突变,556例(14.77%)接受EGFR TKI治疗。其中EGFR T790M突变的NSCLC 119例(3.16%),51例(1.35%)为原发性EGFR T790M突变,68例(1.81%)为获得性EGFR T790M突变。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原发性和获得性T790M突变NSCLC进行比较,采用多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multiple immunofluorescence histochemistry,mIHC)探讨获得性T790M突变NSCLC免疫微环境特征。结果:原发性和获得性T790M突变在女性患者中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原发性T790M突变患者更为年轻;原发性和获得性T790M突变均更容易出现在差分化癌中;原发性T790M突变NSCLC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阳性率较高(60.00%);获得性T790M突变NSCLC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率较低(22.39%)。获得性T790M突变NSCLC往往伴随着TP53改变(39.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间质表皮转化因子(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改变是出现获得性T790M突变的危险因素(P = 0.000 5)。原发性和获得性T790M突变的平均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5.4和37.3个月)。然而,获得性T790M突变患者复发和转移的比例较高。获得性T790M突变中,间质区域存在更多的免疫细胞浸润,如CD20+B淋巴细胞、CD23+B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8+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细胞、CD20+PD-1-/+细胞及CD23+PD-1-/+细胞等。此外,研究发现EGFR伴有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改变时,肿瘤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CD8+PD-1+细胞、CD20+PD-1+细胞和 CD23+PD-1+细胞的平均距离较仅有EGFR突变更近。结论:相较于原发性T790M突变,获得性T790M突变的病例中,PD-L1阳性率较低。获得性T790M突变常伴有TP53改变,而MET改变则是引发获得性T790M突变的一个危险因素。虽然获得性T790M突变患者的复发和转移风险较高,但其平均OS与原发性T790M突变患者并无显著差异。获得性T790M突变患者中,伴有TSG突变时可改变免疫细胞的空间分布,有望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中图分类号:
[1] | 李欣然, 梁依依, 屠红. 肿瘤内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9): 866-873. |
[2] | 张玲玲, 王湘漪, 魏星, 林莉, 汤传昊, 梁军. 止吐用低频电刺激仪防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8): 776-781. |
[3] | 杨闻箫, 国琳玮, 凌泓, 胡欣. 基于免疫微环境特征的曲妥珠单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预测模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5): 484-498. |
[4] | 苏春霞, 周彩存. 2022年度肺癌领域重要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3): 218-227. |
[5] | 杨文博, 张斌, 吴佳慧, 崔洁.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现状与治疗方向[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10): 945-953. |
[6] | 何丽媛, 王玉栋. ALK激酶域耐药突变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应对策略[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8): 736-746. |
[7] | 洪雅萍, 黄韵坚, 黄漳州, 陈胜佳, 钟巧凤, 曾洪福, 庄武. 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一代TKI靶向治疗的效果及预后预测因子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7): 624-634. |
[8] | 苏春霞, 周彩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现状及未来方向[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6): 478-486. |
[9] | 虞思来, 倪建佼, 朱正飞. 免疫治疗时代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6): 487-498. |
[10] | 傅圆圆, 侯润萍, 傅小龙. 基于胸部CT预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道或血道转移风险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4): 343-350. |
[11] | 朱逸晖, 李 婷, 胡夕春. Trastuzumab deruxtecan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展望——HER2耐药患者的新希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8): 754-761. |
[12] | 李海洲, 张艳炜, 许英杰, 杨 门, 张 磊, 韩京军 . miR-933调控KLF6基因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7): 581-588. |
[13] | 杨 佳, 刘舒媛, 王莹莹, 李盈甫, 马千里, 李 玙, 王永蓉, 李传印, 谭 芳 . 云南省汉族人群TNF-α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7): 616-628. |
[14] | 义维丽, 赵文成, 黄东宁, 覃 莉, 吴新天, 周 斐, 吴凤英 . 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不良反应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3): 203-211. |
[15] | 赵媛媛, 周建英, 范 云, 王佳蕾, 黄鼎智, 李峻岭, 史美祺, 刘基巍, 姚 煜, 邬 麟, 姚文秀, 张 力 . BRAF V600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12): 1145-1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