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霏, 丁雅卉, 李彦, 栾鑫, 汤忞
摘要:
近年来生物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已成为肿瘤研究与组织工程领域用于组织构建、机制研究、药物评价及药物递送等研究的重要工具。本综述总结生物3D打印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肿瘤研究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生物3D打印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通过数字控制逐层堆叠生物材料和活细胞以构建复杂的三维组织结构,其核心步骤是设计3D模型、选择合适的生物打印技术和材料、逐层打印、后期培养和功能化处理。在肿瘤研究中,生物3D打印可用于构建模拟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模型,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新机制。传统体外模型如二维细胞培养或动物模型难以准确模拟人类肿瘤的复杂性,而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构建更仿生的3D肿瘤模型,模拟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基质、血管等环境的动态相互作用,能够提供更接近真实肿瘤生长、侵袭及转移的研究平台。此外,生物3D打印为抗癌药物的开发、创新治疗策略的确立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创新平台,3D打印肿瘤模型能够提供更贴近临床的实验结果且具备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能力,可广泛应用于细胞毒类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多种类型的药物评价中;除药物开发外,生物3D打印还为肿瘤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生物3D打印模型和支架,可用于个性化精准治疗,通过高效构建患者细胞构成的个性化3D模型预测患者对药物及放疗的敏感性,可建立局部支架,根据患者具体需求确定合适的药物剂型、剂量等。另外,3D打印支架可用于辅助药物递送,利用3D支架靶向递送药物或减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可辅助局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局部细胞因子疗法、局部癌症疫苗疗法及局部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细胞疗法。在组织工程中,传统的组织修复方法通常难以应对复杂组织的构建需求,而生物3D打印为构建复杂组织结构和实现组织再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骨与软骨、皮肤等结构较为基础且具备较高再生能力的组织和器官已逐渐进入临床实践,肝脏、心脏等复杂器官的修复和重建也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尚未实现临床转化。最后,本综述探讨了生物3D打印在上述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 王蔓莉, 陈辉, 段智, 许奇美, 李贞. 普列克底物蛋白2/miR-196a信号轴介导肿瘤微环境中肺癌细胞的通讯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7): 628-638. |
[2] | 唐楠, 黄慧霞, 刘晓健. 利用单细胞测序和转录组测序建立结直肠癌免疫细胞的9基因预后模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6): 548-560. |
[3] | 陈虹, 曹治云. 人源胰腺癌类器官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6): 590-597. |
[4] | 王小聪, 李明. 单细胞测序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研究中的价值[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5): 501-508. |
[5] | 张少秋, 燕丽, 李瑞辰, 赵阳, 王孝深, 杨旭光, 朱奕.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微环境及其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6): 629-636. |
[6] | 薛影, 毛蕴玉, 徐建青. 用于实体瘤治疗的缺氧敏感型CAR-T细胞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1): 71-77. |
[7] | 刘强, 方仪, 王靖.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7): 635-642. |
[8] | 宿佳琦, 徐文浩, 田熙, 艾合太木江·安外尔, 瞿元元, 施国海, 张海梁, 叶定伟. 肾透明细胞癌联合免疫治疗新策略——有氧糖酵解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4): 287-297. |
[9] | 周术奎, 张东亮, 王翔, 刘磊, 李曾, 杨盛柯, 廖洪. 利用细胞膜片技术构建新型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3): 200-206. |
[10] | 王若彤, 王欣, 沈波. 类器官在肿瘤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和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2, 32(11): 1105-1114. |
[11] | 李 崴, 张山岭, 陶英杰, 王旭东. T细胞免疫代谢调控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7): 640-646. |
[12] | 韩香臣, 李小光, 胡 欣.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其在乳腺癌中的应用[J]. 中国癌症杂志, 2021, 31(11): 1110-1114. |
[13] | 蒋梦怡 , 陆言巧 , 王红霞 . 乳腺癌异质性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 30(5): 394-400. |
[14] | 范守仁, 吴淑华, 李扬扬, 许晓阳, 何 双, 温菲菲, 刘 柳, 郭宁杰, 贾真真 . 结直肠癌中LC3与不同表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 30(11): 849-857. |
[15] | 金宇娟, 胡 良, 季红斌. 肺癌发病分子机理研究新进展:从基础到临床[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 30(10): 759-7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