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维, 马丁, 江一舟, 邵志敏
摘要: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的治疗经历了数次变革,从最初单一的外科手术,发展至全身治疗,进而至近年的分型治疗。临床上,乳腺癌根据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被细分为腔面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并分别采取内分泌治疗、抗HER2靶向治疗和化疗。然而,分型治疗策略不够个体化,仍有约30%的患者面临治疗耐药和复发转移。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不断提高,而TNBC和腔面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不显著。为克服“分类不够彻底,治疗不够精准”的临床瓶颈,“分型精准”治疗应运而生。“分型精准”治疗是指在现有分型基础上进一步亚分型,并找到特定靶点开展精准治疗,具有“人群广覆盖,治疗高特异”的特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多学科团队历时10年,建立中国乳腺癌多组学图谱(Chinese Breast Cancer Genome Atlas,CBCGA),并深入解析TNB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建立了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的TNBC“复旦分型”:腔面雄激素受体型(luminal androgen receptor subtype,LAR),可用抗HER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靶向治疗;免疫调节型(immunomodulatory subtype,IM),适合免疫治疗;基底样免疫抑制型(basal-like immune-suppressed subtype,BLIS),可使用铂类或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等DNA损伤药物;间充质型(mesenchymal-like subtype,MES),可使用抗肿瘤干细胞、抗血管生成治疗。项目组后续将“分型精准”模式推广至人数最多、占比最高、复发风险可持续数十年的乳腺癌亚型—腔面型乳腺癌中,将腔面型乳腺癌分为4个分子亚型并提出相应精准治疗策略:经典腔面型(SNF1),对内分泌治疗敏感;免疫型(SNF2),可开展免疫治疗;增殖型(SNF3),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治疗;受体酪氨酸激酶驱动型(SNF4),可靶向受体酪氨酸激酶治疗。团队正在开展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分型精准”治疗策略,并推广“分型精准”复旦经验,带动整体乳腺癌疗效提升。展望未来,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诊断工具,以及各个亚型靶向标志物和靶向药物的更新迭代,乳腺癌“分型精准”治疗有望进一步优化和推广,改善患者预后,引领乳腺癌治疗方式的新变革。
中图分类号:
[1] | 徐睿, 王泽浩, 吴炅.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9): 881-889. |
[2] | 曹晓珊, 杨蓓蓓, 丛斌斌, 刘红. 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8): 777-784. |
[3] | 张剑. 关于女性乳腺癌患者绝经状态判断两个关键问题的临床思考[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7): 619-627. |
[4] | 姜丹, 宋国庆, 王晓丹. 乳腺癌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PT1A/ERK信号转导通路共同调节乳腺癌恶性行为的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7): 650-658. |
[5] | 董涧桥, 李坤艳, 李菁, 王斌, 王艳红, 贾红燕. SIRT3通过去乙酰化YME1L1诱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6): 537-547. |
[6] | 郝弦, 黄建军, 杨文秀, 刘晋廷, 张军红, 罗钰蓓, 李青, 王大红, 高玉炜, 谭福云, 薄莉, 郑羽, 王荣, 冯江龙, 李静, 赵春华, 豆晓伟. 乳腺癌原代细胞系为药物筛选和基础研究提供癌症新模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6): 561-570. |
[7]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3): 316-333. |
[8] | 张琪, 修秉虬, 吴炅. 2023年中国乳腺癌重要临床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35-142. |
[9] | 张思源, 江泽飞. 2023年改变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43-150. |
[10] | 王昭卜, 黎星, 于鑫淼, 金锋. 2023年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51-160. |
[11] | 罗扬, 孙涛,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61-175. |
[12] | 陈远香, 余涛, 杨诗雨, 曾涛, 魏兰, 张彦. KDM4A通过下调BMP9促进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和侵袭[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76-184. |
[13] | 胡晓钰, 蔡毓文, 叶富贵, 邵志敏, 胡伟刚, 余科达. BRCA1/2胚系突变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85-190. |
[14] | 欧阳飞, 王阳, 陈瑜, 裴国清, 王陵, 张扬, 石磊.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乳腺癌骨转移预测模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10): 903-914. |
[15] | 赵峻秀, 朱艺, 宋筱羽, 柘钞, 肖雨晗, 刘云多, 李林海, 肖斌. Circ-0007766作为miR-1972海绵调控HER2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10): 915-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