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张顺康, 郭绍文, 卢月, 孙丽云, 沈磊, 汪成
摘要: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在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长期随访中较为常见。本研究旨在结合血清学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查结果,比较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放疗前后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配对盒转录因子8(paired box 8,PAX-8)血清水平的变化,分析两种甲状腺转录因子血清水平的变化与乳腺癌术后放疗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放疗科2022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无甲状腺疾病史且在乳腺癌术后接受放疗的女性患者,按照有无锁骨上区放疗野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入组前均被完整告知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设计通过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查(审批号:伦审2021-KY-2)。分别记录入组患者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6、12和24个月两种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PAX-8)的血清水平、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查结果,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etraiodothyron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本研究严格遵循《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指南中的各项条目。结果:共80例患者入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中有19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其中锁骨上区野放疗组15例,无锁骨上区野放疗组4例(P=0.004)。两组患者放疗前血清TTF-1[5.70(5.11,7.13) vs 6.68(5.15,7.57),P=0.296]、PAX-8(5.26±1.01 vs 5.66±1.37,P=0.14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锁骨上区野放疗组患者TTF-1、PAX-8的血清检测值在放疗结束后的12个月内逐渐升高;而无锁骨上区野放疗组TTF-1、PAX-8的血清水平在放疗结束后的24个月内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的TTF-1的血清检测值在放疗结束后6个月[6.99(4.73,13.94) vs 5.79(5.01,6.28),P=0.049]、12个月[7.65(5.02,17.85) vs 5.43(4.52,6.22),P=0.00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X-8的血清检测值在放疗后12个月[6.79(4.86,14.30) vs 5.81(4.70,7.25),P=0.04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锁骨上区野放疗组TTF-1以及PAX-8均明显升高的放疗结束后12个月的检测值中位数作为参考数值,将检测值超过平均值的患者定义为甲状腺转录因子升高亚组,低于平均值定义为甲状腺转录因子正常亚组,比较两个亚组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的差异,并分析锁骨上区野放疗组患者TTF-1/PAX-8升高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升高亚组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亚组(分别为65.0% vs 10.0%、60.0% vs 15%,P=0.001、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锁骨上区野放疗结束后12个月的TTF-1/PAX-8升高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呈正相关(OR=9.702、OR=3.930,P=0.020、P=0.046)。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乳腺癌术后锁骨上区野放疗显著增加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而在乳腺癌术后锁骨上区野放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中,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和PAX-8的血清水平显著增高。
[1] | 徐睿, 王泽浩, 吴炅.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9): 881-889. |
[2] | 曹晓珊, 杨蓓蓓, 丛斌斌, 刘红. 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8): 777-784. |
[3] | 张剑. 关于女性乳腺癌患者绝经状态判断两个关键问题的临床思考[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7): 619-627. |
[4] | 姜丹, 宋国庆, 王晓丹. 乳腺癌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PT1A/ERK信号转导通路共同调节乳腺癌恶性行为的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7): 650-658. |
[5] | 董涧桥, 李坤艳, 李菁, 王斌, 王艳红, 贾红燕. SIRT3通过去乙酰化YME1L1诱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6): 537-547. |
[6] | 郝弦, 黄建军, 杨文秀, 刘晋廷, 张军红, 罗钰蓓, 李青, 王大红, 高玉炜, 谭福云, 薄莉, 郑羽, 王荣, 冯江龙, 李静, 赵春华, 豆晓伟. 乳腺癌原代细胞系为药物筛选和基础研究提供癌症新模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6): 561-570. |
[7]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3): 316-333. |
[8] | 张琪, 修秉虬, 吴炅. 2023年中国乳腺癌重要临床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35-142. |
[9] | 张思源, 江泽飞. 2023年改变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43-150. |
[10] | 王昭卜, 黎星, 于鑫淼, 金锋. 2023年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51-160. |
[11] | 罗扬, 孙涛,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61-175. |
[12] | 陈远香, 余涛, 杨诗雨, 曾涛, 魏兰, 张彦. KDM4A通过下调BMP9促进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迁移和侵袭[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76-184. |
[13] | 胡晓钰, 蔡毓文, 叶富贵, 邵志敏, 胡伟刚, 余科达. BRCA1/2胚系突变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2): 185-190. |
[14] | 陈虹宇, 苏鹏宇, 罗文姿, 庞得全, 王斐然. 放疗中心脏照射剂量体积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关系的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11): 1036-1044. |
[15] | 张思维, 马丁, 江一舟, 邵志敏. 聚力分型精准,引领诊疗变革——乳腺癌精准诊疗新模式[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11): 1045-1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