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 史钱枫, 刘强
摘要: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患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2024年,中国学者在乳腺癌临床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进展:在外科手术方面,新型光学成像技术为手术边缘的准确评估助力,靶向腋窝淋巴结清扫(target axillary dissection,TAD)继续为手术降阶梯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影像组学联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也有助于手术决策。在靶向治疗方面,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类药物表现出优秀的临床结局,其中PILHLE-001研究探索了吡咯替尼新的用药亚型,为管腔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低表达乳腺癌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安罗替尼和阿帕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均可靠;双重靶向HER2方案用于早期HER2阳性患者的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及辅助治疗较单靶方案组显著获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各类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也均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获益,同时,中国自己研发的新药也走向国际舞台,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此外,免疫治疗和基于复旦分型的精准治疗也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生存改善。在化疗方面,研究者探索了不同的NAT策略。在内分泌治疗方面,进一步巩固了CDK4/6抑制剂(CDK4/6 inhibitor,CDK4/6i)在晚期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中的重要地位,并探讨了既往尚未确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用药剂型等问题。在放疗方面,局部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HER2阳性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还针对放疗相关心脏毒性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了优化。在此,本文总结2024年中国乳腺癌领域重要的临床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 卢愚风, 王晗, 谢亦璠, 江一舟, 邵志敏. 中国乳腺癌重要基础转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43-153. |
[2] | 林佳琳, 王文娜, 徐兵河.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乳腺癌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54-166. |
[3] | 黎星, 彭子琪, 于鑫淼, 金锋. 2024年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76-185. |
[4] | 吴淞, 袁洋, 江泽飞. 2024年改变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86-194. |
[5] | 曾成, 王沅怡, 王佳妮, 马飞. 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与探索方向[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95-204. |
[6] | 李俊杰. 早期乳腺癌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进展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205-212. |
[7] | 王青, 俞育帅, 王晨曦, 姜子荣, 李佳璐, 唐诗聪, 宋传贵. 三级淋巴结构异质性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预测作用及免疫微环境特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213-218. |
[8] | 逯永晋, 石志强, 李彤, 王永胜, 邱鹏飞.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阳性豁免腋窝清扫后区域淋巴结放疗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228-236. |
[9] | 蔡舒玥, 谢佺, 周雨萱, 刘清竹, 邱玲, 林建国. NRP-1靶向分子探针助力乳腺癌诊断的最新进展及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249-254. |
[10] | 王婷, 秦毅, 徐晓武, 虞先濬. 2024年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1): 1-11. |
[11] | 徐睿, 王泽浩, 吴炅.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9): 881-889. |
[12] | 曹晓珊, 杨蓓蓓, 丛斌斌, 刘红. 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8): 777-784. |
[13] | 张剑. 关于女性乳腺癌患者绝经状态判断两个关键问题的临床思考[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7): 619-627. |
[14] | 姜丹, 宋国庆, 王晓丹. 乳腺癌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PT1A/ERK信号转导通路共同调节乳腺癌恶性行为的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7): 650-658. |
[15] | 董涧桥, 李坤艳, 李菁, 王斌, 王艳红, 贾红燕. SIRT3通过去乙酰化YME1L1诱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6): 537-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