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指病灶局限在乳房和区域淋巴结,并无远处转移的乳腺癌,其治疗策略包括术前新辅助治疗、局部治疗[手术和(或)放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分子亚型以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制定对应治疗策略。目前将乳腺癌根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进一步划分为激素受体阳性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HER2阳性型等亚型,伴随着不同分子分型的生物学特性的深入探索,一系列新药的推陈出新,譬如针对激素受体阳性型的CDK4/6抑制剂、针对HER2阳性的抗HER2靶向治疗药物、针对TNBC的免疫治疗药物、针对BRCA突变的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及新一代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相继进入临床实践。结合精确的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实施,目前早期乳腺癌的预后不断提升,局部治疗也从“最大可耐受”模式更新至“最小最有效”模式。曾经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全乳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而目前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的手术方式。近20年来新辅助治疗促使肿瘤降期,更是为原本不可保乳、不可保腋窝的患者提供了外科降阶梯的可能。近年来,如何缩小手术范围,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经济负担的降阶梯局部治疗理念也不断普及。本文就早期乳腺癌局部和系统性治疗的现状、研究进展及展望予以综述,旨在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 卢愚风, 王晗, 谢亦璠, 江一舟, 邵志敏. 中国乳腺癌重要基础转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43-153. |
[2] | 林佳琳, 王文娜, 徐兵河.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乳腺癌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54-166. |
[3] | 杨鑫, 史钱枫, 刘强. 2024年中国乳腺癌重要临床研究成果[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67-175. |
[4] | 黎星, 彭子琪, 于鑫淼, 金锋. 2024年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76-185. |
[5] | 吴淞, 袁洋, 江泽飞. 2024年改变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86-194. |
[6] | 曾成, 王沅怡, 王佳妮, 马飞. 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与探索方向[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95-204. |
[7] | 伍雯, 张若昕, 翁俊勇, 马延磊, 蔡国响, 李心翔, 杨永志. 探索阳性淋巴结比率在yp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及预测模型的建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9): 873-880. |
[8] | 徐睿, 王泽浩, 吴炅.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9): 881-889. |
[9] | 曹晓珊, 杨蓓蓓, 丛斌斌, 刘红. 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8): 777-784. |
[10] | 张剑. 关于女性乳腺癌患者绝经状态判断两个关键问题的临床思考[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7): 619-627. |
[11] | 姜丹, 宋国庆, 王晓丹. 乳腺癌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PT1A/ERK信号转导通路共同调节乳腺癌恶性行为的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7): 650-658. |
[12] | 董涧桥, 李坤艳, 李菁, 王斌, 王艳红, 贾红燕. SIRT3通过去乙酰化YME1L1诱导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6): 537-547. |
[13] | 郝弦, 黄建军, 杨文秀, 刘晋廷, 张军红, 罗钰蓓, 李青, 王大红, 高玉炜, 谭福云, 薄莉, 郑羽, 王荣, 冯江龙, 李静, 赵春华, 豆晓伟. 乳腺癌原代细胞系为药物筛选和基础研究提供癌症新模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6): 561-570. |
[14] | 薛驰, 高鹏, 朱志, 王振宁. 免疫治疗在胃癌的围手术期及转化治疗中的应用和挑战[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3): 259-267. |
[15]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3): 316-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