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俞育帅, 王晨曦, 姜子荣, 李佳璐, 唐诗聪, 宋传贵
摘要: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且预后不良的乳腺癌亚型,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是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活性区域,由树突状细胞、B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组成,能够调节肿瘤免疫反应。TLS在TNBC中的异质性特征,如密度、结构成熟度和分子表达模式,影响着肿瘤免疫微环境,进而影响治疗反应和临床表现。研究表明,TLS的密度和成熟度与TNBC患者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呈正相关,TLS通过增强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数量,改善抗肿瘤免疫反应,增加TNBC对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TLS与有效的免疫反应相关,成为预测治疗反应的重要标志物。将TLS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展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此外,有研究表明,促进TLS的形成或增强其功能,可以提高抗肿瘤免疫效应,改善TNBC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靶向TLS,能够减少免疫逃逸,提高免疫治疗的敏感性。然而,TLS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其异质性对治疗反应的影响。TLS的评估方法尚未标准化,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诊断体系,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未来的研究应着重解决这些问题,开发标准化评估工具,并进一步探讨TLS在免疫逃逸、免疫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本综述总结和分析TLS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确立TNBC患者个体化免疫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中图分类号:
[1] | 李俊杰. 早期乳腺癌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进展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205-212. |
[2] | 林秋玉, 王宇鑫, 林承赫.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在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与前景[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1): 58-67. |
[3] | 伍雯, 张若昕, 翁俊勇, 马延磊, 蔡国响, 李心翔, 杨永志. 探索阳性淋巴结比率在yp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及预测模型的建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9): 873-880. |
[4] | 曹晓珊, 杨蓓蓓, 丛斌斌, 刘红. 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8): 777-784. |
[5] | 林艺聪, 王悦, 薛倩倩, 郑强, 金燕, 黄子凌, 李媛. EGFR T790M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免疫微环境特征及对预后预测的意义[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4): 368-379. |
[6] | 薛驰, 高鹏, 朱志, 王振宁. 免疫治疗在胃癌的围手术期及转化治疗中的应用和挑战[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3): 259-267. |
[7] | 武寒, 徐磊, 王苗苗, 张睿哲, 许晓阳, 郭宁杰, 吴淑华. 结直肠癌中LC3与树突状细胞募集、TLS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9): 818-828. |
[8] | 李欣然, 梁依依, 屠红. 肿瘤内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9): 866-873. |
[9] | 王若曦, 吉芃, 龚悦, 陈盛. HER2低表达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及其预后特征: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7): 686-692. |
[10] | 杨闻箫, 国琳玮, 凌泓, 胡欣. 基于免疫微环境特征的曲妥珠单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预测模型[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5): 484-498. |
[11] | 陈君瑶, 张文涛, 刘巧, 聂建云. 老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困境和系统治疗策略[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5): 506-516. |
[12] | 毕钊, 陈鹏, 邱鹏飞, 陈玉光, 王永胜.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4): 361-367. |
[13] | 邵志博, 杨犇龙, 吴炅. 2022年中国乳腺癌重要临床试验成果及最新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2): 103-109. |
[14] | 樊庆达, 丛斌斌, 陈玉光, 段宝伟, 王永胜. 临床淋巴结阳性新辅助治疗后腋窝降阶处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2): 174-180. |
[15] | 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 高危前列腺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12): 1204-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