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佳, 马力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精准治疗理念的深化,使乳腺癌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新技术、新观点的产生同时带来了诸多争议。随着降阶梯理念的普及,对特定患者人群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成为治疗趋势。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1~2枚阳性且临床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术后放疗可安全豁免ALND。初始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reatment,NAT)后经SLNB证实SLN转阴可安全免除ALND。双示踪法和靶向腋窝淋巴结切除术(targeted axillary dissection,TAD)作为目前NAT后患者接受SLNB常用的腋窝手术分期技术被认为肿瘤安全性一致。预防性乳房切除术是高危女性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重要干预手段,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contralateral prophylactic mastectomy,CPM)能够降低对侧乳腺癌(contralateral breast cancer,CBC)发生率但未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结局,提升评估手段的可及性和建立精准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成为临床医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乳腺外科技术的发展总体呈现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和损伤控制的特征,力求在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实现外科手术的安全降阶梯。本文对近期乳腺外科技术进展与相关争议进行汇总和探讨,以期为优化乳腺癌外科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1] | 胡玮, 任晓朦, 王洋, 赵培庆, 曹凯. TIPE通过调控LDHA表达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糖代谢重编程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4): 386-393. |
[2] | 贾瑞杰, 石志强, 张琦, 逯永晋, 郑竣升, 孙菁, 毕钊, 孙晓, 王永胜, 邱鹏飞. 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4): 394-403. |
[3] | 薛佳磊, 李剑伟, 龚悦, 柳光宇, 刘哲斌. 早期乳腺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延迟诊断率分析:一项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4): 404-411. |
[4] | 王稚晴, 刘西禹, 范蕾. 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的进展和争议[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3): 255-262. |
[5] | 王小波, 王涛. 2024年度晚期乳腺癌共识与争议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3): 263-272. |
[6] | 李彬, 陶中华, 胡夕春. CDK4/6抑制剂后时代下的乳腺癌精准诊疗[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3): 273-282. |
[7] | 张钰佳, 马力. 乳腺病理学新技术的进展和争议[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3): 283-290. |
[8] | 吴春晓, 庞怡, 顾凯, 颜佳颖, 王春芳, 向詠梅, 施燕. 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生存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3): 291-297. |
[9] | 卢愚风, 王晗, 谢亦璠, 江一舟, 邵志敏. 中国乳腺癌重要基础转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43-153. |
[10] | 林佳琳, 王文娜, 徐兵河.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乳腺癌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54-166. |
[11] | 杨鑫, 史钱枫, 刘强. 2024年中国乳腺癌重要临床研究成果[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67-175. |
[12] | 黎星, 彭子琪, 于鑫淼, 金锋. 2024年改变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及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76-185. |
[13] | 吴淞, 袁洋, 江泽飞. 2024年改变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86-194. |
[14] | 曾成, 王沅怡, 王佳妮, 马飞. 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与探索方向[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95-204. |
[15] | 李俊杰. 早期乳腺癌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进展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205-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