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潇, 樊文栋, 曹菁璟, 陈佳艺, 蔡钢, 曹璐
摘要:
背景与目的: 乳腺癌保乳术后单周超大分割全乳放疗能在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缩短疗程,是目前可选的全乳放疗方案。超大分割放疗要求患者每日接受图像引导,但其对位置误差的影响尚不明确。在每日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引导下,本研究旨在探索单周超大分割全乳放疗的位置误差及其影响因素,并计算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外扩至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三维边界。方法: 纳入2021年2月—10月于上海瑞金医院入组乳腺癌术后单周超大分割全乳放疗前瞻性研究(NCT04926766)连续入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2020)临伦审第(352)号]。所有患者每日治疗前摆位后行CBCT1,根据CBCT1纠正误差后再行CBCT2,当次治疗结束后行CBCT3。CBCT1、CBCT2与定位CT的三维位置误差分别为初始、残余分次间误差。CBCT2与CBCT3间的三维位置误差为分次内误差。根据每次治疗的分次间及分次内误差,基于van Herk公式计算CTV外扩至PTV三维边界。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患者34例,收集CBCT图像510例次。每日治疗前CBCT在线位置纠正显著减少三维位置误差(初始分次间误差vs残余分次间误差:前后2.8 mm vs 0.4 mm;头脚1.6 mm vs 0.5 mm;左右1.8 mm vs 0.3 mm;P均<0.001)。对于残余分次间误差,CTV体积较大患者(>402.5 cm3 vs ≤402.5 cm3)在前后方向(0.5 mm vs 0.3 mm,P=0.023)和头脚方向(0.6 mm vs 0.5 mm,P=0.037)更大。对于分次内误差,CTV较大患者(>402.5 cm3 vs ≤402.5 cm3)在前后方向更大(0.5 mm vs 0.2 mm,P=0.001);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高患者(>23.2 kg/m2 vs ≤23.2 kg/m2)在前后方向更大(0.7 mm vs 0.2 mm,P<0.001);体重更大患者(> 60.0 kg vs ≤60.0 kg)在前后方向更大(0.5 mm vs 0.2 mm,P=0.033)。每日CBCT引导下CTV外扩至PTV边界推荐为:前后2.3 mm,头脚2.8 mm,左右2.0 mm。但CTV>402.5 cm3和BMI>23.2 kg/m2的患者需要更大的头脚方向外扩边界,分别为3.1和3.4 mm。结论: 每日CBCT图像引导下,对大部分患者将全乳放疗CTV外扩至PTV的三维边界限制在3 mm内是可行的,而BMI较高和CTV较大患者需在头脚方向适度增大外扩边界。
中图分类号:
[1] | 王红霞, 殷咏梅, 胡夕春. 中国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7): 710-734. |
[2] | 钱芳, 孙永强, 张思涵, 宋田利.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影响因素及炎症因子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6): 563-569. |
[3] | 鲍正敏, 李乾永, 鲁晓腾, 杨彦举. 分次内CBCT影像引导技术引入DIBH在左侧乳腺癌放疗中的意义[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6): 578-584. |
[4] | 杜心悦, 邬思雨, 柳光宇. 乳腺癌术后孤立腋窝淋巴结复发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6): 592-600. |
[5] | 张钰佳, 马力. 乳腺癌外科治疗领域新技术的进展和争议[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4): 339-345. |
[6] | 胡玮, 任晓朦, 王洋, 赵培庆, 曹凯. TIPE通过调控LDHA表达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糖代谢重编程机制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4): 386-393. |
[7] | 贾瑞杰, 石志强, 张琦, 逯永晋, 郑竣升, 孙菁, 毕钊, 孙晓, 王永胜, 邱鹏飞. 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4): 394-403. |
[8] | 薛佳磊, 李剑伟, 龚悦, 柳光宇, 刘哲斌. 早期乳腺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延迟诊断率分析:一项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4): 404-411. |
[9] | 王稚晴, 刘西禹, 范蕾. 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的进展和争议[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3): 255-262. |
[10] | 王小波, 王涛. 2024年度晚期乳腺癌共识与争议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3): 263-272. |
[11] | 李彬, 陶中华, 胡夕春. CDK4/6抑制剂后时代下的乳腺癌精准诊疗[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3): 273-282. |
[12] | 吴春晓, 庞怡, 顾凯, 颜佳颖, 王春芳, 向詠梅, 施燕. 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生存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3): 291-297. |
[13] | 卢愚风, 王晗, 谢亦璠, 江一舟, 邵志敏. 中国乳腺癌重要基础转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43-153. |
[14] | 林佳琳, 王文娜, 徐兵河.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乳腺癌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54-166. |
[15] | 杨鑫, 史钱枫, 刘强. 2024年中国乳腺癌重要临床研究成果[J]. 中国癌症杂志, 2025, 35(2): 167-175. |